板栗:甘甜味美,既可生食、熟食、烹调菜P,还可药用。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有诗曰:“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可见古人对栗子的医疗健身效用早已熟知。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说:吃栗子,“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食“治腰脚不遂,疗筋骨继粹。
香椿:又名红椿。为栋科落叶乔木。叶为羽状复叶,嫩时呈红色,嫩叶和嫩梢,是春末夏初的美味木本蔬菜。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嘉庆《商城县志・物产》亦载:椿“初春芽叶微赤,采食甚美。”香椿的嫩芽嫩叶中,含有宜人的独特芳香气味,无论是炒食、凉拌、腌制均可。香椿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治疗多种疾病。其性味苦、涩、凉、无毒。有除热、健胃、消炎、止血、杀虫之功效。可治久泻痢、肠便血、崩带下、遗精、白浊、疳积、蛔虫等病症。
竹笋:又名竹肉,竹胎。系竹在地下的根部,即竹鞭的芽胞发育而成,竹芽在春天抽出地面叫春笋。清明前后,几场春雨,一夜之间春笋贯土而出,生长异常迅速,所谓“雨后春笋”的成语就本于此。春笋上尖下肥,一般重三四斤,大者可达七八斤。清香味美。冬笋则不同于春笋,它长在土内不抛头露面,比春笋更娇嫩,不易发现。市售的山珍“玉兰片”即毛竹所生的冬笋,此种干制的笋片,白如象牙,晶莹秀丽,价格昂贵。
黑木耳:在商城深山老林采摘的黑木耳,朵大、片厚、质脆嫩、伸缩性大、色里褐,形似人耳,故名黑木耳,又因生在朽木之上,俗称木耳。据科学分析,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钙、磷、铁等元素,尤其是铁的含量居所有蔬菜之首,是制作佳肴不可缺少的高级佐料,被誉为“素中之荤”。加黑木耳烹饪的各种菜肴,不仅香嫩爽滑,增强食欲,且益于健康。黑木耳作为药用,有润肠、清肺、活血、止痛等功效。随着科技的发展,黑木耳已由依赖野生采集扩大到人工培植,靠山吃山,人工生产黑木耳已成为山区农民的一个重要的致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