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前三季度商城县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比二季度的累计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商城县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呈现平稳态势,在温和区间徘徊。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02.4。前三季度市场物价上涨除翘尾因素影响外,受“节日效应”影响较大,食品价格波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一、CPI总体运行总体情况
从环比看,今年以来的CPI环比涨幅呈现有升有降,中间低两头高的型态,但整体在可控的范围内。1-9各月环比指数分别为100.9、100.0、99.1、99.8、99.6、99.8、99.9、100.8、100.7。总体来看,物价出现了一定的季节性波动,各月市场价格总体呈正常季节性变动趋势,波动程度和上升程度低于往年,变动幅度较为平缓。
从同比看,我县物价涨幅温和,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2.2%、1.2%、0.8%、1.0%、0.9%、0.9%、0.5%、0.8%、0.6%。各月涨幅呈逐月下降态势,前三季度物价运行情况整体呈现稳中有涨态势。
从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类价格较去年同期呈现“七升一降”的格局。食品烟酒类价格下跌1.4%;衣着类价格上涨1.8%;居住类价格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9%,涨幅居首位;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2.7%。在1-9月CPI1.0%的涨幅中,新涨价因素约0.5个百分点。
二、1-9月物价运行的特点
(一)食品价格波动幅度大
1、食品烟酒类价格指数累计下降1.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43个百分点,拉动CPI总水平下降,成为抑制CPI上涨的首要因素。其中,1-9月茶及饮料类累计上涨3.7%,烟酒类累计上涨0.2%,在外餐饮类与上年同期持平。只有食品类价格下降且幅度大,降幅为2.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51个百分点。分月来看,食品类比去年同比分别增长为0.9%、-2.1%、-3.9%、-3.4%、-3.2%、-3.2%、-3.4%、-1.3%、-1.4%。从环比看分别增长为3.4%、0.4%、-3.9%、-1.3%、-1.9%、-1%、-0.2%、3.5%、1.6%。
2、鲜菜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仍然比较显著,今年新年伊始,伴随节日的到来,受低温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鲜菜需求量增加供应量紧张,迅速推高了蔬菜价格。1-2月份鲜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5%、0.5%,3-6月份随着气温逐渐回暖,蔬菜生长周期短,地产蔬菜大量上市,价格逐渐回落,环比分别回落17.9%、7.2%、10.5%、6.7%,7-9月份受高温少雨影响,鲜菜价格分别上涨,2.4% 、17.7%、3.8%。鲜菜价格比与去年同比偏低,1-9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分别1.4%、-13.7%、-23.6%、-16.2%、-6.2%、3.5%、-4.4%、-0.7%、-5.3%。蔬菜下降主要原因:气温逐渐升高,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适中等,有利于蔬菜的快速生长,蔬菜成熟周期大大缩短,产量增速明显。加之蔬菜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导致蔬菜市场供大于求,蔬菜价格有所下降。目前市场销售蔬菜以县内及地产菜为主,成本费用明显降低,蔬菜的运输和采摘较为便利,菜价自然走低。
3、鲜蛋价格长期疲软,三季度回升明显。虽然6月以后有所“回暖”,但上涨幅度不大。1-9月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0.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12个百分点。据核实,鸡蛋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产蛋鸡养殖成本降低;养殖规模扩大、存栏增加;外销减少,导致本地市场供应过剩;加之“禽流感”的疫情影响居民消费。
4、畜肉类价格下降明显。由于去年生猪价格行情较好,部分中小养殖户积极补栏,再加上部分大型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增加,导致市场供应饱和,生猪价格持续回落。此外,居民消费习惯逐渐改变,肉类消费趋于多样化,猪肉在一些家庭日常肉类消费中的比重正在下降。1-9月猪肉价格上年同期下降9.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33个百分点。
5、水产品价格上涨。随着养殖生产成本的增加,天气气候影响市场价格合理性上涨。1-9月水产品价格累计上涨7.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09个百分点。
(二)医疗保健类上涨明显
医疗等服务领域的政策性价格改革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药价改革影响医疗保健类价格总体上涨。1-9月医疗保健类累计上涨4.3%,其中中药类累计上涨7.5%,西药类累计上涨11.2%。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可能还会有所上涨,但医疗服务价格拉动CPI上涨的幅度有限。
(三)其他用品及服务类明显走高
1-9月其他用品及服务类累计上涨2.7%。其中金饰品类、金融保险类分别累计上涨幅度大,分别为5.1%、4%,主要原因是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除了要满足基本需求外,也增加了对金银首饰的消费力度,同时也热衷于保险、金融等投资,导致了金饰品类、金融保险类的需求量增长与价格上升。
三、为进一步稳定物价,保障和改善民生,减轻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建议以下两点:
一是要做好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积极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对粮油肉等民生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等群众密切关心的价格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分析、预测市场形势。对教育收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难点、热点和敏感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从中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提出预警预测性建议。同时要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欺行霸市、操纵物价、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
二是要贯彻落实好农副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推行“农超对接”等惠民政策。实现产销对接,促进农产品流通渠道向新型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缩短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加强农产品安全性,确保无公害生产,实现产品优质、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